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知识 > 正文

开户数近200万、管理规模破千亿!商业养老金试点两年成绩亮眼

  来源:国际金融报

开户数近200万、管理规模破千亿!商业养老金试点两年成绩亮眼

  记者:王莹

  商业养老金业务发展驶入“快车道”。

  4月18日,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截至2024年末,人保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国民养老4家试点险企累计开立商业养老金账户数195.5万户,较2023年末增加近230%;合计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超4倍。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4年是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的第二个完整年度,可比基数较低。未来,养老保险公司需要在产品创新、服务提升、风险管理等方面持续努力,以推动商业养老金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收益率普遍在3%左右

  商业养老金是养老保险公司经营的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主要依托保险经营规则创新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提供养老账户管理、养老规划、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服务,是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组成部分。

  2023年1月1日起,商业养老金业务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等10个省(市)率先开展试点。参与试点的有4家养老保险公司,分别是人保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和国民养老。

  历经两年的发展,商业养老金试点成绩斐然,开户数和管理规模均实现翻倍式增长。

  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末,人保养老商业养老金业务累计开户数为22.09万户,有效户数为15.68万户;累计发行商业养老金产品5只,涵盖流动性管理类、固定收益类和混合类,存量规模75.04亿元,较年初增长82.7%。

  国寿养老累计开立账户102.57万户,有效账户76.30万户;发行商业养老金产品10只,存量规模489亿元,较2023年末增幅超100%。

  太平养老累计开立账户27.04万户,较2023年末增长超3倍,其中有效账户数15.76万户;共报备并获批6款商业养老金产品,2024年累计新增交费228.93亿元,同比增长超12倍。

  国民养老累计开户数为43.8万户,共上市6款商业养老金产品,2024年度商业养老金业务销售金额为353.86亿元。

  谈及商业养老金业务快速发展背后的原因,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首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公众对养老金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商业养老金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如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等,激发了企业和个人参与商业养老金的热情;再者,试点险企加大了产品创新和宣传力度,提高了商业养老金产品的吸引力;最后,金融市场环境整体稳定,投资收益率的提升也促进商业养老金业务发展。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向记者补充道,试点保险公司积极拓展银行、互联网等销售渠道,利用银保合作的优势,快速获客并扩大业务覆盖范围。此外,通过整合健康管理、养老社区等增值服务,形成“保险+服务”生态,增强了客户黏性和满意度。

  稳健的投资收益也是商业养老金业务取得亮眼表现的原因之一。“凭借长期资金管理经验和多元化资产配置,商业养老金产品收益率普遍在3%左右,优于传统储蓄型产品,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张雪峰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4年底,太平养老稳盈宝壹号、安盈宝壹号、满盈宝壹号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99%、3.04%、3.42%;国民养老国泰民安101、国泰民安201、国泰民安301、国泰民安2038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22%、3.19%、4.12%、2.55%;人保养老温心岁月1号、温心岁月3号、贴心岁月、暖心岁月1号近一年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65%、3.16%、2.46%、3.58%;国寿养老各产品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98%。

  业务试点有望扩大

  从产品形态上看,“双账户”管理模式是商业养老金业务的一大特点。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下设“锁定账户”和“持续账户”两个子账户,兼顾锁定养老资金长期投资和个人不同年龄阶段资金流动性的双重需要。

  从已上线的商业养老金产品来看,客户的每笔缴费都会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锁定和持续两个子账户中。不过,不同年龄段锁定账户的最低分配比例有所不同,最低为5%,年龄段越高要求计入锁定账户的比例也越高,客户在满足最低比例的基础上可自行调整。

  有养老保险公司人士向记者指出,锁定账户好比是“保险箱”,为客户妥善保管长期养老储备;持续账户则是“零钱包”,在储备同时兼顾客户教育、赡养、购房等当期流动性诉求,临近领取时“零钱包”储备也可转入“保险箱”。

  随着业务快速发展,商业养老金的试点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2024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扩大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按照“成熟一家,开展一家”的原则,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商业养老金业务。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延长试点期限,扩大试点区域。

  目前,已有多家养老保险公司表示出对商业养老金业务的重视。国寿养老在2025年工作会议中强调,要推动商业养老金业务跨越发展。未获首批试点的养老保险公司中,泰康养老等也明确表示,正在筹备商业养老金业务。

  放眼未来,杨帆认为,商业养老金业务的发展将聚焦以下三点:一是继续优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强与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合作,推动商业养老金业务与社保体系的有效衔接;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当然,保险公司在推进商业养老金业务的过程中,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挑战。杨帆表示,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找到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区别于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投资收益的波动性也要求保险公司具备更强的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与此同时,随着监管政策的日益严格,保险公司需要更加注重合规经营,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在杨帆看来,人才问题也是保险公司必须面对的挑战,如何吸引和保留优秀的专业人才,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张雪峰指出,试点保险公司应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开发更具个性化的商业养老金产品,如针对高收入人群的定制化产品、针对特定职业的专属产品等。同时,探索与养老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等深度融合的产品创新,提供更全面的养老保障服务。

  此外,加强投资者教育也至关重要。张雪峰建议,保险公司应加大商业养老金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开展养老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养老规划和投资理念。

有话要说...